4月8日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专业委员会成员,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主任委员,我院副院长杨秀慧当选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生活越来越富足,高盐、高油食物摄入量变大;全球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出行方式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以上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中国人心血管问题泛滥的主要原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中指出,2014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也就是说,我国每5例疾病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据AHA发布的《心脏病与卒中统计数据(2016版)》显示,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病风险明显下降的同时,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降反升。事实上,尽管中国的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可能已达国际先进之列,但预防和康复环节却至少落后国际上20年。
针对当先出现的这种情况,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杨秀慧指出——心脏康复是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用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手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帮助培养并保持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至最佳,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减少残疾并促使回归社会,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率和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可见,心脏康复绝不是急性期治疗补充而是治疗延续,是心脏病患者都应获得的治疗手段。
杨秀慧还强调,“心脏康复”作为一种既健康又低成本的治疗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内在潜能,是值得推荐和运用于广大民众的。
主要适宜人群:
一、重症患者。如心肌梗塞,心脏术后患者,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病人心脏功能、储备能力,然后作出客观评估,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开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二、有些生活习惯病患者。早期的高血压患者、早期的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等。可根据病人自身心肺的储备功能,给予有氧运动处方,选择对机体最佳的运动疗法,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三、一些身心压力大、疲惫不堪的白领。这些人群可能不存在心脏方面的疾病,但由于缺乏活动,心脏功能有些欠缺。从健康角度来说,对这些人群开出针对性的个人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机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运动员。对于一些竞技人群,根据其心肺功能、体能,制定运动方案,有利于开发其竞技潜能。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误区,杨秀慧指出,一般的认识误区有两个。
第一个误区就是,把心脏康复运动当做剧烈运动。
很多心内科医生会嘱咐情况稳定的心脏病病人,不能剧烈活动。但不做剧烈活动,不等于不能活动。可是一些患者及家属就误认为,还是不运动更稳妥。
第二个误区就是,心脏康复运动不重要。
虽然很多心内科医生都会建议心脏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做一些心脏能承受的运动,比如步行、骑自行车、轻体力家务,但不能给出具体时长、负荷的运动方案,随访时也较少问及患者运动情况,给患者造成一种印象:运动对我的心脏病来说不是很重要。
我院心脏康复科成立于2017年初,是目前漯河市率先单独设立心脏康复治疗的科室,目前科室拥有体外反搏治疗仪、中心动脉压测试仪、运动心肺功能测定仪等一批先进设备,相继开展了体外反搏、无创中心脉压测量、动脉功能检测、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