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健科普

科普 || 走出胰岛素常见误区

来自: 本网 时间:2023-04-18 点击率:

作者:李文芳


在临床病区,有很多病人会问许多和胰岛素相关的问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来开始今天的胰岛素之旅吧!

图片 2.png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能够直接降低血糖的一种肽类激素物质,它就像“搬运工”,把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没有它的帮忙,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

胰岛素都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前面提到过我们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而外源性注射胰岛素则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迄今为止降糖效果最强的药物。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和储存,抑制蛋白质分解

图片 1.png

误区一:“使用胰岛素会上瘾吗?”

其实使用胰岛素根本不存在上瘾这种说法。

因为胰岛素是人体胰腺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正常人身体内都有,没有成瘾性。即使有些糖友需要长期注射,也是病情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误区二:是不是能用口服药就不用胰岛素?

这是错误的!是否需要胰岛素要看病情需要。

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友由于病情进展,出现口服降糖药失效或存在不能使用口服药的情况时,需使用胰岛素来控制高血糖,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可能是最主要和必需的控糖措施。

对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误区三: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稳定了,感觉好了就可以不治疗了吗?

这是不可以的!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去除高糖毒性,预防和延迟并发症。当血糖逐渐缓慢升高,很多时候没什么坏感觉,但感觉好不一定血糖控制得好。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经过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后,是否停用或调整胰岛素,应在保证血糖长期达标的前提下,在良好饮食、运动配合的基础上,由医生根据您的情况进行调整。

其实,坚持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达标,可以有效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糖友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四:注射胰岛素比吃口服药贵吗?

不会,这是一个误区,实践证明胰岛素的日治疗费用并不比口服药贵,甚至有时还会便宜。

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控制血糖。要想控制好血糖,大多数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同时需要服用两种或更多种口服药,每天的治疗费用合计有时甚至超过10元。而第3代胰岛素,以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为例,一支300单位的胰岛素在30元左右,每天打30个单位(有些刚开始使用的患者需要的剂量更少),每天才3块钱,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目前,胰岛素已纳入全国医保报销目录,糖友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用上。

误区五:“使用胰岛素是不是表明病情到了晚期?”

不是这样的!

病情轻重应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判断,而不是用药种类。胰岛素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工具之一,使用胰岛素并不意味着病情重,能不能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它才是对自己健康照顾最重要的。而且有些特定的病情状况不适合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如生活方式和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仍不达标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者,胰岛素治疗有助于血糖长期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控制病情进展

误区六:既然胰岛素降糖这么有效,那就放开吃,多打点胰岛素不也一样能控制血糖吗?

不可以。胰岛素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工具之一,但不意味着使用了胰岛素就可以放开肚子大吃大喝。要想血糖控制得好,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必不可少的。平常饮食应尽量做到控制总热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平衡膳食,使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定时、定量、定餐并坚持少量多餐;不可以盲目的大吃大喝。

误区七:“可以随意更换胰岛素产品吗?”

这是不可以的。胰岛素是处方药,剂型的选择是医生根据您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自行到零售药店更换品牌和剂型会对治疗产生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请您一定遵照医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胰岛素。

中国糖尿病患者大约80%的费用用在了并发症的治疗上。很多患者由于该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没用,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提早或更严重的发生,导致整体治疗费用成倍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无论从短期或长远获益考虑,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合理使用胰岛素治疗,这对于延缓或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在糖尿病并发症上的花销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胰岛素治疗们要记牢三句话:

1.胰岛素是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

2.随着病程进展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2型糖友需及时补充胰岛素治疗

3.定时定量进餐,规律运动,胰岛素治疗同样轻松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