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类治疗误区正在偷走患者的生存机会
一、间质性肺病是不是很少见, 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呢?
间质性肺疾病作为呼吸系统的重要病种,虽不为公众熟知却普遍存在,这类疾病在呼吸科复杂病例中的占比高达80%,其诊治水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有一个典型案例显示:四川某县木匠因误诊“细菌性肺炎”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病情恶化至需重症监护。后经精准诊断为特殊类型间质性肺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即现转机,两周实现临床康复。该病例不仅凸显间质性肺疾病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也提示临床医师需提升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避免因误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有人说间质性肺炎治不好, 是真的吗?
间质性肺炎类型多样,多数经正确治疗可好转。部分类型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有些,如吸烟相关的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在戒烟后可自愈。然而,纤维化型的间质性肺炎,特别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治疗较为困难。这类疾病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 被视为“非癌之癌”。目前,全球仅有两种抗纤维化药物上市,即尼达尼布和此非尼酮,用于治疗此类疾病。因此,对于间质性肺炎,早期准确诊断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三、吸氧会成瘾,尽量少用?
对于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慢阻肺患者 来说,是因为病情程度需要长期家庭氧疗, 不会因为吸氧导致氧气依赖。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建议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另外,要注意睡眠时持续用氧,防止睡觉时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及上呼吸道 阻塞而加重缺氧。
以下表为例,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调整安排每日家庭氧疗时间

注意:
1.应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吸氧流量通常调整在1-2L/分钟之间(即氧气流量表上1-2个大格),相对应的吸入氧浓度在25%-29%之间。吸氧浓度过高易造成高氧血症,多项研究表明高氧血症与患者病死率有关,因此血氧饱和度不是越高越好。
2.自购简易的指脉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92%之间,尽量不低于88%和不高于95%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