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肠梗阻:藏在肚子里的“交通堵塞”,老年人需警惕的健康危机

来自: ICU 徐欢欢 时间:2025-11-10 点击率:

  当肚子里的“运输通道”突然“堵车”,食物、粪便无法正常通行,剧烈的腹痛、腹胀便会接踵而至——这就是肠梗阻,一种在老年人中高发且危险的外科急症。68岁的李阿姨正因突发2天的腹痛入院,检查提示“肠梗阻、肺部感染”,这类情况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肠梗阻:它是什么、为啥偏爱老年人、有哪些信号,以及该如何防治。

  01、肠梗阻本质:肠道 “交通堵塞”

  肠道如同 5-7 米的 “运输管道”,肠梗阻即管道某段被堵,食物、粪便无法通行,是老年人高发的危险外科急症。

  02、三大梗阻类型

  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因肠道肿瘤、老年便秘形成的粪块、腹部术后肠粘连、肠道扭转或套叠导致堵塞。

  动力性肠梗阻:肠道未堵,但老年人肠道蠕动慢或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致肠道 “麻痹”,无法推动内容物。

  血运性肠梗阻:肠道血管被堵(如血栓),肠道缺血坏死,进展极快且最危险。

  03、老年人高发原因

  肠道功能衰退:蠕动变慢、消化差,易便秘形成粪石堵塞肠道。

  基础病多:高血压、心脏病影响肠道供血,糖尿病损伤肠道神经致蠕动减弱,肺部感染等严重感染可能引发肠道麻痹。

  肠道肿瘤风险高:老年人是肠道肿瘤高发人群,肿瘤长大后会堵塞肠道。

  腹部手术史:做过阑尾炎、胆囊切除等腹部手术,术后易肠粘连引发梗阻。

  04、典型报警信号:“痛、吐、胀、闭”

  痛:突发腹部绞痛,阵发性加重,若转为持续痛,可能是肠道缺血坏死。

  吐:早期吐胃内容物,梗阻位置越高呕吐越频繁,下段梗阻可能吐胆汁甚至粪臭味液体。

  胀:肚子鼓胀紧绷,梗阻位置越低腹胀越重,可能见肠型、摸及硬粪块。

  闭:完全梗阻时停止排气排便,不完全梗阻可能少量排气但排便减少。

  此外,老年人可能伴随精神差、呼吸急促。

  05、不及时治疗的严重后果

  肠道坏死、穿孔:引发腹膜炎、败血症、休克。

  水电解质紊乱:致心律失常、肌无力、昏迷。

  多器官衰竭:累及心、肺、肾等,危及生命。

  06、五大预防措施

  防便秘保通畅:多吃膳食纤维食物(芹菜、燕麦、苹果等),每天喝 1500-2000ml 温水,适度运动(饭后散步、顺时针揉腹),便秘严重找医生开温和通便药,忌长期用刺激性泻药。

  定期肠道检查:50 岁以上,尤其有便秘、便血、腹痛者,定期做肠镜,早发现息肉、肿瘤。

  腹部术后早活动:术后遵医嘱尽早下床,减少肠粘连。

  控制基础病:规范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时治肺部感染、腹膜炎等,防引发肠道麻痹。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出现 “痛、吐、胀、闭”,别吃止痛药、不强行排便,立即就医检查。

  07、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梗阻、病情较轻者,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输液补水电解质、抗感染、灌肠排粪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肠道坏死、穿孔、肿瘤堵塞时,手术打通堵塞部位(切除坏死肠段、取粪石、切肿瘤)。

  肠梗阻不是“小毛病”,尤其是对身体机能衰退的老年人来说,它像一颗隐藏在肚子里的“炸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信号、做好预防,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希望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都能顺利康复,也希望更多老年人能重视肠道健康,远离肠梗阻的困扰。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