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第一次怀孕的孕妈妈在16-25周开始感觉到胎动,生过宝宝的孕妈妈感觉到胎动的时间会早一些,有的甚至13周就能感觉到。
第一次感觉到胎动,每个孕妈妈都不一样,有人说像金鱼吐泡泡,有人说像爆米花爆破,有人说像蝴蝶扇翅膀,有人说像肠子动了一下......逐渐胎动才会越来越明显,能感觉到宝宝在里面拳打脚踢。

胎动大体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种是剧烈的翻滚运动,妈妈可以感觉到宝宝在肚子里翻滚。
另一种是胎儿肢体的撞击运动,妈妈可以感觉到宝宝手或者脚的蹬踏动作。
最后一种是宝宝有节律的蠕动,常常是打嗝的表现。前两种要计数在胎动之内,而第三种不计数在胎动之内。
正常情况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有的胎儿12小时可动100次左右,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在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1.监测方法
建议孕妇自孕28周起监测胎动(取左侧卧位)。标准方法为2小时计数≥10次。为减轻孕妇焦虑,也可采用关注胎动规律、次数和强度变化的相对计数法。
2.警示信号
2小时内胎动计数<10次,或孕妇主观感觉胎动明显减少(如减少>50%且不恢复),应视为警示信号,则需进一步评估。
3.临床意义与处理
胎动减少与胎儿窘迫、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不良结局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胎儿死亡率。因此,一旦孕妇报告胎动减少或对此感到担忧,必须立即就医,尽快进行全面评估。
孕妈妈们,快来感知你的胎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