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从“肠”计议:认识直肠癌

来自: 普通外科一病区 孙红伟 时间:2025-11-16 点击率:

  一、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是结肠(大肠)的末段,长约12–15厘米,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门,主要功能为储存粪便。当直肠黏膜细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异常增生,形成恶性肿瘤,即称为直肠癌。  

  二、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直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1. 年龄:50岁以上人群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2. 家族史:有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家族史者。 

  3. 个人史:曾患有肠息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以往罹患过结直肠癌。 

  4. 不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结构: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如喜食红肉、加工肉制品,蔬果摄入不足)。 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肥胖、长期吸烟、酗酒。

  三、 早期症状与警示信号

  早期直肠癌常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报警信号”: 

  1. 排便习惯改变:如原规律的排便变得紊乱,出现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排便后仍有便意、感觉未排尽(里急后重)。 

  2.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变扁,或表面带有沟槽;伴有黏液或脓血。 

  3. 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常与大便混合,易被误认为痔疮。需注意,痔疮出血多为便后滴血或厕纸带血,二者需加以鉴别。 

  4. 腹部不适:如腹痛、腹胀等。 

  5.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贫血、持续乏力。 

  四、主要治疗手段  

  1. 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根治直肠癌最主要的方式。 

  核心原则:完整切除肿瘤,并清除周围足够的肠段、系膜及区域淋巴结。 手术方式包括: 保肛手术:在确保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维持正常排便。目前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不保肛手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若肿瘤位置过低、距肛门太近,为保障切缘安全,需切除肛门及部分肠管,并于腹部行永久性造口(人工肛门)。

  2. 放射治疗(放疗)与化学治疗(化疗): 常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或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3.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基于基因检测结果,针对特定靶点使用药物,或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多用于中晚期患者。

  五、预防与筛查建议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定期参与筛查是降低直肠癌发生与死亡风险的关键。建议高危人群及50岁以上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