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了一位60岁的张阿姨。她在家用力排便时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经急诊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的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了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一听到“瘤”字,家属神色顿时紧张起来,急切询问:“医生,我妈妈这是得了脑肿瘤吗?”事实上,颅内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但它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却不容忽视。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局部薄弱,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形成的异常膨出,好比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小气囊”。它虽然不是肿瘤,但因位置深、起病急、破裂风险大,常被称为“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1、有动脉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家族史者;
2、患有先天性疾病者,如多囊肾、马凡综合征等;
3、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如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群。吸烟可能损伤血管内皮,酗酒可能引起血压骤升;
4、性别与年龄: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高发年龄多在40至60岁。![]()
未破裂时常无明显症状,但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
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眼睑下垂(可能为动脉瘤增大压迫神经);面部麻木或疼痛;持续不缓解的头痛。
若动脉瘤破裂,往往会突发“霹雳样”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可伴随恶心、呕吐、颈部僵硬,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属神经科急症。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可进行头颅CT、磁共振或CTA等检查。脑血管造影是判断动脉瘤情况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帮助医生了解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诊断与治疗方式
一旦怀疑或确诊颅内动脉瘤,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
介入治疗:适用于多数患者,尤其年龄较大、身体状况欠佳或动脉瘤位置较深者;
开颅夹闭手术:适用于合并脑内血肿等需要同时清除的患者。
日常生活中如何筛查与预防?
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建议下考虑定期进行血管相关筛查;
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规律服药;
戒烟限酒;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便秘和突然发力;
如已发现动脉瘤,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暴怒、过度紧张等情绪剧烈波动。
颅内动脉瘤虽不是肿瘤,但其突发风险仍需引起重视。建立科学的防治理念,关注高危因素,警惕身体信号,出现问题及时就医,是守护大脑健康的重要方式。现代医学通过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患者在动脉瘤破裂前实施有效干预,从而更好地管理这一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