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手臂上的“生命通路”:了解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照护

来自: 普通外科五病区 李欣欣 时间:2025-11-20 点击率:

  清晨的阳光照进病房,62岁的刘大爷轻轻握着自己的左臂,眉头微微皱起。前臂上那道疤痕下方,是他维持了八年之久的“生命通路”——动静脉内瘘。而今天,往常清晰的搏动感似乎减弱了,这让他有些不安。

  “医生,您帮我看看,这里的搏动是不是变弱了?”刘大爷向查房的医生询问道。八年前,他因肾功能问题开始接受规律治疗,医生在他的左臂建立了桡动脉与头静脉之间的内瘘,这条通路成为他维持身体机能的重要支撑。

  医生仔细触诊,并用听诊器认真听取血流声音,随后建议:“大爷,内瘘搏动确实有所减弱,我们尽快安排一次超声检查确认一下。”

  动静脉内瘘是部分患者在接受长期治疗时建立的一种血管通路,日常照护的核心在于保持通畅、预防相关并发症,并尽可能延长其使用时间。以下是一些日常照护中需注意的要点。

  一、每日关注:两项基础观察

  1、检查搏动与杂音
    每天早晚可用手指轻轻触摸内瘘部位(通常在手腕或肘部),正常情况下应有持续的轻微搏动感;也可贴近倾听是否有“沙沙”样的血流声。如发现搏动或声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建议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2、观察外观变化
    注意内瘘侧手臂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皮疹或渗液,以及有无手指发凉、麻木等异常感觉,如有变化应尽早沟通医务人员。

  二、日常注意:五个“需避免”

  1、避免在内瘘侧手臂进行抽血、输液或测量血压。

  2、避免穿着袖口过紧的衣物,不佩戴手表或手饰,防止局部受压。

  3、避免用该侧手臂提举重物或进行剧烈活动。

  4、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该侧手臂,可适当垫高以促进循环。

  5、避免搔抓内瘘区域皮肤,尤其注意保持穿刺点清洁。

  三、日常维护:三个“建议做”

  1、适当锻炼
     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可每日用内瘘侧手进行握球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血管健康。

  2、保持清洁
     在治疗前清洁手臂,治疗后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拭,以减少感染风险。

  3、抬高肢体
     如出现手臂肿胀,可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不适。

  四、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适当锻炼
     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可每日用内瘘侧手进行握球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血管健康。

  2、保持清洁
     在治疗前清洁手臂,治疗后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拭,以减少感染风险。

  3、抬高肢体
     如出现手臂肿胀,可将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不适。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