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科学防“癌”,从早防早治做起

来自: 肿瘤内科三病区 马曼曼 时间:2025-11-24 点击率: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其中许多病例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干预避免,防治的关键在于“科学认知、早筛早诊、规范管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帮你远离误区,守护健康。

一、防癌:从认识肿瘤开始

  肿瘤是集体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肿块,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不专一,手术后通常不复发(如脂肪瘤、子宫肌瘤);而恶性肿瘤通常生长比较迅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如肺癌、乳腺癌、胃癌)。

  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失控增值的结果,影响因素通常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感染因素。

  二、防癌:规避高危因素

  1.戒烟限酒:吸烟与肺癌、食管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相关,戒烟可显著降低其发病风险;酒精是1类致癌物,过量饮酒可增加肝癌、食管癌、乳腺癌风险。

  2.控制体重、规律运动:肥胖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相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风险(如快走、游泳)。

  3.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富含抗氧化剂,降低癌症风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结直肠癌风险),限制高盐、高糖、高脂食物,避免霉变食物(黄曲霉素可导致肝癌)。

  4.净化环境:装修使用环保材料,新房多通风,炒菜开油烟机,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绿植。

  5.接种疫苗:HPV疫苗防宫颈癌,乙肝疫苗防肝癌。

  6.其他措施:防止过度电离辐射,减少紫外线暴漏(预防皮肤癌),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如石棉致肺癌、苯致白血病),倡导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三、早筛:不同肿瘤有“专属筛查方式”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肿瘤的早筛可以提升早期肿瘤比例,提升患者生存率,最终实现肿瘤死亡率下降,降低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肺癌:40岁以上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

  食管癌/胃癌/肠癌:45岁以上定期做胃镜、肠镜;

  宫颈癌:21-65岁女性做TCT/HPV联合检测;

  甲状腺癌:25岁以上每3年体检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测定;

  乳腺癌:40岁以上每2年体检乳腺彩超,乳腺钼靶;

  前列腺癌:50岁以上男性每2年体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肝癌:乙肝/丙肝患者每6个月查超声+甲胎蛋白。                                                    

  四、保持乐观心态

  长期压力、抑郁影响免疫力,增加癌症风险。保持乐观心态、规律作息有助于防癌。良好的情绪可以释放催产素等舒缓激素,降低血管炎症因子,降低肿瘤发生率。

  打造“抗压社交圈”:避免长期独处,常与亲友见面唠唠嗑,学会“倒苦水”,尽情释放负面情绪,提升心理韧性。

  培养“钝感力”:坦然结束无法改变之事,将精力聚焦于行动上,不过度纠结,避免内耗。

  五、治疗:拒绝“偏方”,相信规范诊疗

  确诊后务必到正规医院肿瘤科就诊,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制定手术、化疗、放疗等个性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支持和副作用管理,保持积极心态,家人的陪伴也是重要的康复动力。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