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腰痛的常见原因--终板炎

来自: 医学影像科 李晓敏 时间:2025-11-24 点击率:

      许多人在腰痛就医时,通过腰椎核磁检查(MRI)发现被诊断为“终板炎”。这个陌生的医学名词往往让人一头雾水:终板炎是什么?严重吗?如何治疗?本文将为您揭开终板炎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终板炎?

  终板是位于椎体与椎间盘之间的软骨结构,由外层软骨板和内层骨板组成,类似“缓冲垫”,具有防止髓核突入椎体,调控椎间盘营养和承接缓冲的作用。

6b03a4ad3ea1f40cf61df0edefd671ad

  终板炎,又称之为椎体Modic改变或终板退变,是由于外力、长期反复磨损、椎间盘退变或低毒性感染等原因损伤终板(包括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成对出现,全脊椎均可能发生。腰椎及颈椎是好发部位,腰部主要表现为腰痛,活动受限,僵硬,甚至可出现下肢放射痛、间接性跛行等;颈部主要表现为颈项部肌肉紧张、僵硬、头痛、头晕,甚至伴有上肢麻木等。

  椎体终板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椎间盘退变、创伤、长期过度负重、机械应力、脊柱畸形以及感染、代谢异常等。其中,椎间盘退变是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导致终板发生炎症反应。

d17613e1f828e77ae055017c239137eb

终板炎影像学表现

  X线或CT:可辅助观察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间接征象,但无法直接诊断终板炎。 

  MRI:是诊断终板炎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终板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水肿等改变。根据终板相邻椎体骨髓MRI信号特征的改变,可将椎体终板炎分为三型。I型与腰痛的关系较为密切,Ⅱ型或Ⅲ型患者多不出现腰痛症状。临床上常发现水肿、脂肪及硬化信号两者或三者并存现象,也可以呈现混合型改变。

  Modic I 型(炎症水肿期):表现为椎体上下缘斑片状或条片状T1WI低、T2WI高、T2WI压脂高信号。对应病理学表现:松质骨充血水肿期,终板破裂,软骨下肉芽组织生长,有显微骨折现象。

8a49871297a1213084b03610204d1c50

  Modic Ⅱ 型(脂肪浸润期):表现为T1WI高、T2WI高、T2WI压脂等低信号;对应病理学表现:脂肪浸润骨髓,黄骨髓成分增多,终板区破裂处炎性反应。

322f64d5db05e84ede02f00a387a7d66

  Modic Ⅲ 型(骨骼硬化期):表现为T1WI低、T2WI低、T2WI压脂低信号;对应病理学表现:终板和相邻椎体松质骨部分塌陷,广泛骨质硬化。

b8c90e3f580ae5e61eefa1cea43a2080

如何预防终板炎?

  预防终板炎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减轻脊柱的负担;改善肌紧张度和肌力,加强腹肌锻炼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姿势,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坐姿要端正;避免急速转弯及旋转、身体过度向后仰等可能会伤害脊柱的动作;适当的运动也可改善及预防,如游泳、步行、慢跑等。

结语

  综上所述,椎体终板炎是一种涉及椎体终板及其相邻软骨的无菌性炎症,其病因多样,症状表现各异。通过充分地卧床休息,尽量避免反复地弯腰劳累、久坐、外伤等不良因素,配合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