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非手术科室 > 儿科 > 媒体视点

[漯河日报]护佑患儿健康 我们与你同行

来自: 本网 时间:2018-06-11 点击率:


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吴春芳(右一)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

当下,我市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染病患儿日益增多,在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的周密部署、科学指导下,我市各医疗机构快速反应,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及时保障了患儿健康。

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儿童手足口病重症救治定点单位和儿童传染性疾病重症救治定点单位,早在年初已从防控预案、治疗措施、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物资配置等方面做足了准备,为防治、诊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疫情勿惊慌  患儿住院前后需注意

采访中,多年奋战在“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一线的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吴春芳说,根据发病规律,“手足口”病有“大年、小年”之分。每当经过一个高发的“大年”后,患儿的免疫力会普遍上升,第二年就可能会转入发病的“小年”,患儿数量有明显下降。相反,在经过“小年”之后,则可能会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再次迎来发病“大年”。按照这个规律推算,今年的“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可能会比去年多,但估计与2016年的“大年”时期差不多,属于正常情况,家有儿童的市民群众不必过度惊慌。

或许是受去年冬季及今年春季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病菌活跃期、发病时间均有所推迟。据该院儿三科接诊统计表明,今年“手足口”病自4月20日起开始大规模爆发,比2016年晚了20多天,当前仍处于高发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不能懈怠。

虽处在疫情“大年”,但今年全市重症患儿数量较往年有大幅度下降。这得益于该院近两年来在向民众科普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方面所做的扎实工作。

据了解,自2016年起,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疫苗开始接种,市中心医院以儿科三病区为主要阵地,每年在做好救治患儿工作的同时,向家属宣讲防病知识,提高识别病症能力,增强对疫苗接种的认同,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按照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许多家长带孩子到防疫机构进行了接种。同时,每年春季通过组织医护人员进幼儿园、进社区、下基层乡镇等地分发“手足口”病科普读物,让群众对该病有了科学的认知。

吴春芳说,今年“手足口”病期间,明显的感觉是,儿童重病监护病房的床位不紧张了,用呼吸机的患儿也少了。

截至5月31日下午5时,住院患儿已达到300人次,门诊接诊患儿已逾4000人次。

市中心医院儿科医护人员提醒患儿家属:“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大幅减低‘手足口’病感染的机会,因此,不管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还是平时,都要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多开窗通风,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家长要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紫外线、高温煮沸、含氯消毒液及84消毒液等进行消毒处理;‘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此外,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注意密切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全面加强医疗保障  救治患儿是第一要务

5月23日起,手足口患儿呈“井喷”式增长,当天至24日的护士交班记录显示,住院患儿达94人。

“手足口”病疫情来势猛、病情发展快,加上患儿年龄较小、表达能力和耐受力较差,为诊治工作带来了难度。

截至5月31日,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平均每天接诊患儿百余个,年龄大多在3岁以内,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经检查后可回家隔离治疗。部分患儿需要留院观察,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待病情稳定后才能出院。

对于住院的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加强了健康宣教。要求家属谢绝外来亲属探视,防止感染蔓延。密切关注患儿的临床变化,勤量体温,发现有恶心、呕吐、惊战、站立不稳、走路摇晃等情况立即与医护联系。

从我市历年情况来看,“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3月中旬至8月初。这几个月是患儿发病就诊的时期,也是儿科医护人员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候。

在常年与“手足口”病疫情抗争的过程中,市中心医院儿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每年都在不断调整、优化各项防疫、诊治措施,持续推动治疗水平快速提升。

市中心医院医生提醒,随着季节变化,气温升高,预计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将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有孩子的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到人群中去、勤洗手洗脸、饮食清淡、多补充水分、多休息,全力护佑患儿健康。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