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末秋初,迎来秋高气爽天气的同时,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而他们随之伴随的“发热”症状,让每位家长头痛不已。面对,小儿发热,你知道吗?
什么时候才算是小儿发热?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5℃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很多家长一测体温高于37.0℃,就开始紧张,其实这大可不必着急。小儿的体温可以因性别、年龄、昼夜及季节变化、饮食、哭闹、气温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响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
如果您的孩子,基础体温一直在37.0℃以下,突然测得体温升高时,要反思:我是不是给孩子穿厚了?我是不是该让他多喝点水?今天测体温的时候,是不是早晨刚起床或是孩子午睡的时候?如果观察一天的体温都有升高,甚至超过38.0℃,就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其他伴随的症状,比如:有无咳嗽、呕吐、食欲减退、大小便异常。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小儿发热什么时候去医院?
很多家长,只要一测小儿体温升高,哪怕一天只有一次体温升高,甚至在不超过38.0℃的情况下,也着急抱着孩子,拎着大包小包声称要住院治疗。首先,这是很不提倡的做法。其次,发热本身危险吗?众所周知,孩子突发疾病,家长最为忧心的三件事就是「发热、咳嗽和脑膜炎」,而发热当属三大问题之首。很多家长认为,发热会导致孩子脑损伤、抽搐、脱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做为儿科医生,很能理解家长们的焦急情绪。其实,短时间的发热(<37.8℃)可以在家观察,用温开水反复擦拭额头、腋窝、颈部、大腿内侧、手脚心等,或用退热贴贴于额头。给小儿多喝热水,这样可以把热量从尿量中代谢出来。如果,孩子仍持续发热,体温越来越高,甚至伴随咳嗽、呕吐、食欲减退、大小便异常。
高热时出现抽搐等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
不可否认的是,极高的体温确实会破坏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乃至损伤器官功能,极高热(体温高达 41.5℃以上),这种超高体温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如脑损伤,属于机体体温调节失控所致的病态反应。相较之下,普通的发热是机体体温可控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其中危险性高热病例则比较罕见。临床理论显示,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就是危险的,对发热的忧惧则更多来自于对发热背后潜在的感染性疾病的一无所知。多数专业医务人员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患儿家长有待进一步了解。
三、小儿高热更预示潜在病情严重吗?
很多研究者为此进行了一项系统性综述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发热程度与重症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共有 9 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该分析,其中 6 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体温升高、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而另外 3 项研究结果则相反。总体而言,上述研究显示,两者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与之类似,研究发现,很多重症疾病的患儿,其体温却并不很高。然而,另有一些研究对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时体温的病情预测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足 6 月龄大者体温超过 39℃时预示严重疾病的价值更高,不足 3 月龄大者更为显著。近期,美国儿童医学会开展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FEVER 研究),该项研究证实,随着体温升高,重症疾病发生率确有增加趋势,但体温的预测价值仍是有限的。由此可见,体温升高有预示疾病进展严重的趋势,但两者相关性并不是那么密切,其预测价值也不佳。随着近几十年来共价疫苗的普及接种,健康儿童发生重症感染的发病率也显著下降,因此高体温的病情预测价值就变得更低了。
四、到底应不应该积极退热处理?
发热本身并不是有害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积极退热治疗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治疗发热是为了解决发热伴发的其他症状而非发热本身。发热性疾病患儿往往感觉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继而进食困难甚至影响睡眠。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出现疼痛、肿胀是常见的炎症性反应,为此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以缓解这些发热伴发的症状理所应当。积极干预发热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为了预防发生抽搐,特别是对于既往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检索文献发现,没有证据表明退烧药能够预防发生抽搐。最近,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退烧药与否对抽搐发生率没有影响。多数高热惊厥发生在发热起病之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预防用药不起作用。
发热是抗感染自然反应的一部分,因此,可合理推测认为存在发热必定有其益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如果机体炎症性发热反应没有增加生存的机会,也就不会随着世代交替保留下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温度高于 37℃对一些微生物会产生影响,而宿主机体在更高的体温下各项机能尚可维持。
五、怎样做物理降温才有效?
方法一:温湿敷
准备温开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将患儿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患儿的身体。十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温度低的冰袋(不能过低)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放在全身大血管处(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利用冰水与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一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方法三:退热贴
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通常发烧的原因除了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外,环境因素也是引起发烧症状的原因之一,环境温度太高,中暑或者是衣服穿得过多,包裹得太严密都有可能引起发烧。所以宝宝发烧后首先要降低环境温度,清凉的环境有助于散热,不要将门窗紧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是夏天也可以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但是不要让风扇对着宝宝吹。有些新生儿如果穿得过多还会出现脱水热,这种情况只要帮孩子脱掉一些衣服,多喝水,孩子的体温就能恢复正常。
六、退烧药是否有效、又当如何选择哪种药呢?
日常生活及临床工作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退烧药物。(1)<3 个月的小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为主,退热药多适用于 3 月以上的患儿。(2)有使用退热药适应证时,应选择毒性低、不良反应明确且少、患儿易接受剂型的退热药。口服药物与塞肛药物的作用时间、退热效果和副作用等都没有明显差别,能接受口服者尽量选择口服。如果有严重呕吐、小孩拒绝吃药等情形时,可考虑使用肛门塞剂。(3)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还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2~3 月龄的患儿,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6 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不推荐使用复方锌布颗粒、复方小儿退热栓等复方制剂的退热药,而且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选用上与发热程度无关。
事实上,没有一种退热药是绝对安全的,而且都有过敏的可能。但总的来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较轻微,在儿童中应用是较为安全的。儿童对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耐受性都是差不多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与年龄无关,如果没有禁忌证,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作为患儿退热药的首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儿科医生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其不良反应,不要随意使用,如实需使用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来综合计算(其中体重是优先考虑的)具体的给药量,应避免用药过量和用药过频。
各位家长,当您了解了这几点以后,面对“发热”希望您理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