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胃肠负担重,机体防御功能差,肠道菌群失调,人工喂养等因素易出现腹泻。腹泻的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甚至呈脓血便,可能伴有腹痛、腹胀、肠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腹泻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可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典型的细菌感染可见大便有脓血,也有一些大便为黄色稀水样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今天主要讲解一下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肠炎多见。引起病毒性肠炎的病毒最长减的有轮状病毒(通常称为秋季腹泻,多于夏秋季出现),其他还有诺如病毒等。
腹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易出现脱和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怎么判断脱水。
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婴幼儿脱水程度越轻,精神状态越好。如果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症状,可能是脱水的表现。
皮肤弹性:检查婴幼儿的皮肤弹性,可以用手轻轻捏起腹部、大腿等部位的皮肤,然后松开。如果皮肤能够迅速恢复原状,说明皮肤弹性较好,脱水程度较轻;如果皮肤恢复原状的速度较慢,说明皮肤弹性较差,脱水程度较重。
眼窝凹陷:脱水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眼窝凹陷是脱水的一个明显特征。家长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婴幼儿的眼窝,如果眼窝明显凹陷,说明婴幼儿可能存在脱水情况。
尿量:尿量是判断婴幼儿脱水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尿量应该比较稳定。如果尿量减少,可能是脱水的表现。
口渴程度:婴幼儿脱水时会感到口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婴幼儿频繁口渴,饮水量增加,说明脱水程度较轻;如果婴幼儿不感到口渴,或者饮水量减少,说明脱水程度较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初步判断婴幼的脱水状态。如若发现有脱水可能请及时就诊。因婴幼儿本身的特殊行,若脱水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导致出现重度脱水会导致休克从而危机患儿生命。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治疗手段也不复杂,但仍需引起家属重视,以免小病变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