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有个事我找您说说,您这会儿有空么?”,这天上午刚查完房,一位阿姨着急忙慌的过来找我。
“可以啊,怎么了阿姨”,我拉着她的手坐在护士站旁边的椅子上。
“护士长,您看啊这年头婆婆真是不好当啊”,说着就直想抹眼泪,“刚才医生和您查房都说让俺媳妇在床上活动活动,晚上拔了尿管就可以下床活动了,这不我刚说我给她帮帮忙让她先在床上活动活动,那边俺亲家母立马黑着脸说不是俺闺女不知道心疼,俺儿子也说她不想动就先别动,您说说我就这一个儿子一个媳妇,我咋不心疼里”。
近期,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产后运动这个话题。
对产后的妈妈们来说,经历了怀孕和分娩,身体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蜕变”,许多人会想:要多躺床上休息,可不敢活动呀,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产后运动正是帮助身体温柔回归、重拾活力的关键一环。它不仅仅是为了恢复孕前的体态,更关乎身体机能的修复——从增强核心力量、改善盆底肌状态,到缓解腰背酸痛、提升精力,甚至调节情绪,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产后运动,就像给身体按下“重启键”,让每一位妈妈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能慢慢找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为接下来的育儿生活储备能量。那么产后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的运动呢?
时 间
根据您的身体情况,一般选择产后或术后第一天进行,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方 法
该运动疗法共分为5节,包括呼吸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被动踝泵运动和主动踝泵运动、翻身运动和侧身运动。
1、呼吸运动: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深度和方式,激活更多肺泡参与气体交换,增强呼吸肌力量,提升心肺耐力。

2、上肢运动:针对手臂、肩部、背部等上肢及关联部位的锻炼方式,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提升上肢功能。

3、下肢被动踝泵运动:是一种通过他人辅助,活动踝关节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无法自主活动踝关节的人群,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维持关节活动度;

4、翻身运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身体活动,主要通过改变身体体位从仰卧到侧卧,来活动躯干、四肢及关节的活动。

5、侧肢运动:是一类以身体侧向活动为核心的运动形式,能有效锻炼腰腹两侧、髋部及侧腰肌肉,提升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结合身体信号:运动中若出现头晕、腹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爱宝宝,也别忘了爱自己,赶快动起来吧。
产后运动,不是一场急于求成的冲刺,而是一段温柔呵护身体的旅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科学、适度。每个妈妈的恢复节奏都独一无二,不必与他人比较,更不必因暂时的缓慢而焦虑。 结合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身体的良好恢复,重拾孕前活力。
愿每一位产后妈妈都能在科学运动中,感受身体的逐渐苏醒与回归,带着这份从容与力量,更好地拥抱育儿生活里的每一个珍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