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刚出生的宝宝为什么老是“吓一跳”?

来自: NICU 崔亚军 时间:2025-09-21 点击率:

  许多新手父母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经常会突然“吓一跳”,手脚猛地一抖,甚至惊醒哭闹。宝宝这种表现看起来好像很神经质,甚至让家长担心是不是神经系统有问题。其实,这种现象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既有正常的生理原因,也可能提示异常,需要家长了解区别,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一、新生儿的“惊跳反射”——生理现象  

  刚出生的宝宝突然“吓一跳”,医学上称为“莫罗反射”(Moro reflex)。这是一种正常的原始反射,源自宝宝未发育完全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新生儿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1.莫罗反射的表现

  双臂突然张开、手指伸展,像是在“抓东西”。随后双臂收回,抱向胸前。有时伴随短暂的惊叫或哭闹。这种反射通常在出生后即出现,2-3个月时最明显,4-6个月后逐渐消失,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

  2.莫罗反射的意义

  莫罗反射有助于宝宝适应外界环境,是一种保护机制。例如,宝宝如果突然失去支撑,会本能地“抓住”东西防止摔落。它同时也反映了脑干和脊髓功能的正常。

  二、为什么宝宝会频繁出现“吓一跳”?

  1.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脑部尤其是大脑皮层尚未形成完整的抑制机制,原始反射容易被触发。

  2.感官刺激敏感:宝宝对光、声、触觉等外界刺激敏感,容易引发莫罗反射。

  3.睡眠浅,易被惊醒:新生儿睡眠周期短,浅睡眠期多,稍有刺激即“吓醒”。

  4.环境因素:如室温忽冷忽热、突发声音、换尿布动作等都可能触发。

  5.饥饿或不适:饿了、尿布湿、肚子胀气等不舒服时,宝宝更容易抽动和惊跳。

  总体来说,宝宝频繁“吓一跳”属于正常生理表现,不必过分担心,只需温柔呵护、创造安静舒适环境即可。

  三、家长如何应对宝宝“吓一跳”?  

  正确认识莫罗反射,不必刻意压制反射,但要注意避免强烈刺激,保持安静、温暖的环境。抱宝宝时要动作轻柔,避免突然的姿势改变。给予宝宝安全感,轻声安抚,减少惊吓。

  刚出生的宝宝经常“吓一跳”,多为正常的莫罗反射,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自然表现。家长只需注意创造舒适环境,温柔呵护即可。但若宝宝出现异常抽动、单侧抖动、频繁不止或伴随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防止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理解宝宝“吓一跳”的背后原因,既能帮助家长安心,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