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中秋团圆,糖友怎么吃?月饼、家宴、水果…这份“稳糖指南”请收好!

来自: 内分泌代谢科 邓飞 时间:2025-09-10 点击率:

中秋节玉兔卡通创意素材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一桌佳肴、一块月饼,是节日最温暖的仪式感。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吃”往往伴随着对血糖的担忧:月饼能不能吃?家宴上高油高糖的菜怎么选?水果吃多少合适?别担心!今天就为糖友们送上一份科学饮食指南,让你既能享受节日美味,又能稳住血糖,安心过中秋。  

月饼,中秋节,烘焙糕点,晚餐,糖,蛋糕,甜食,小吃,中国食品,下午茶

一、月饼:想解馋又控糖?这样选、这样吃!

  月饼是中秋的“灵魂”,但高糖、高脂、高热量的特点(100克广式月饼≈2碗米饭的热量),让糖友们望而却步。其实,选对、吃对,月饼也能“甜而不升糖”!

选月饼:3个原则帮你避坑

  1.优先“低糖低油”款

  标“无糖”“木糖醇”的月饼,虽然少了蔗糖,但淀粉(碳水)和油脂含量依然不低(100克约含40~50克碳水),只能少量吃(每天≤50克);

  传统月饼中,苏式月饼(油脂20%~25%)、冰皮月饼(糖15%~20%)比广式双黄莲蓉(糖30%~40%、油脂25%~30%)、五仁(油脂30%~35%)更友好,避开“重油重糖”款!

  2.看配料表:糖、油越靠后越好

  配料表中“蔗糖”“植物油”排在前几位的,果断放弃;选“全麦粉”“杂粮”做皮的,膳食纤维更高,升糖更慢。

吃月饼:记住“3个关键”

  1.限量分食,一次只吃1小块

  把月饼切成4-8小块,每次吃1小块(约25~50克),千万别“整只啃”!

  2.吃了月饼,主食要“减量”

  月饼本质是“高碳水零食”,50克月饼≈50克米饭/馒头,吃了月饼,当天主食就得少吃50克,避免总热量超标。

  3.两餐之间吃,搭配“解腻茶”

  别空腹或餐后吃!建议上午10点、下午3点当加餐,搭配无糖绿茶/普洱茶(茶多酚帮你代谢脂肪),稳糖又解腻。

家庭

  二、团圆宴:牢记“进食顺序”,不怕高油高糖

  家宴上的红烧肉、糖醋鱼、拔丝山药…高油高糖陷阱多,学会“聪明吃”,才能既饱口福又控血糖!

进食顺序:按“汤→菜→肉→主食”来

  记住这个顺序,能帮你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延缓血糖上升:

  先喝清淡汤:比如冬瓜汤(10-15千卡/100克)、菌菇汤(15-20千卡/100克),别喝浓汤(鸡汤、排骨汤油脂>5%);

  再吃蔬菜:占餐盘1/2,优先绿叶菜(菠菜、油菜)、菌菇(香菇、木耳)、瓜茄类(黄瓜、茄子),每天吃300~500克;

  然后吃蛋白质:占餐盘1/4,选清蒸鱼(蛋白质约18%)、白灼虾(16%~20%)、鸡胸肉(20%)、豆腐(8%~10%),每天吃1.0~1.2克/公斤体重(比如60公斤糖友,每天60~72克);

  最后吃主食+瘦肉:占餐盘1/4,主食选杂粮饭(糙米、燕麦)或薯类(山药、芋头,GI<55),瘦肉每天不超过75克,避开肥肉、香肠!

 避“隐形糖”:这些菜要少吃!

  家宴上的“隐形糖”最容易被忽略:

  拔丝山药(糖25%~30%)、桂花藕(15%~20%)、糖醋里脊(20%~25%);

各种水果对白色背景的特写

甜饮料(含糖8%~15%)、蜂蜜柚子茶…

  这些食物升糖快,尽量不碰!

三、水果:低GI才是“好朋友”,吃对时间更稳糖!

  中秋水果丰富,但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糖友。选对“低GI水果”,吃对时间和量,才能补充营养又不升糖。

推荐吃:低GI水果(GI<55)

  柚子:GI=25(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每天100-150克(约2-3瓣);

  草莓(GI=41)、苹果(GI=36)、梨(GI=36):每天200-350克(约1个中等苹果);

  中GI水果(55≤GI≤70)如石榴(GI=53)、葡萄(GI=43),可少量吃(50-100克/次)。

不推荐:高GI水果(GI>70)

  荔枝(GI=72)、龙眼(GI=73)、菠萝(GI=66)等,升糖快,尽量不吃!

🕒 吃水果:两餐之间是“黄金时间”

  别餐后立即吃(易叠加血糖高峰),建议餐后2~3小时(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当加餐,分次吃(比如上午10点吃100克,下午3点吃100克),更稳糖。

糖尿病控制等距概念

四、综合管理:运动+监测+作息,过节控糖不松懈!

  控糖不只是“吃”,运动、监测、作息也要跟上,才能让血糖“稳如老狗”

🚶 餐后运动:30分钟轻度活动

  吃完月饼或家宴后30~60分钟,散步、打太极拳3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70%)(比如60岁糖友,心率约80~112次/分钟),帮身体代谢热量,避免血糖飙升。

📊 血糖监测:节前节后多留意

  从节前3天到节后1周,每天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目标:空腹4.4-7.0 mmol/L,餐后<10.0 mmol/L),记录饮食、运动和血糖变化,发现血糖>13.9 mmol/L,下次就少吃点主食、多运动;若出现低血糖(<3.9 mmol/L),立即吃15克葡萄糖(或半杯含糖饮料),15分钟后复测。

💤 规律作息+按时用药

  别熬夜(熬夜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每天睡7~8小时;按时吃药/打胰岛素,别因过节随意停药、减量!  

图片 2

🌟 糖友中秋饮食“核心口诀”

  月饼:限量(25~50克/次)、替主食、两餐间吃;

  家宴:汤→菜→肉→主食,清蒸炖凉拌优先;

  水果:低GI(柚子、苹果)、200~350克/日、两餐间吃;

  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高了调饮食、加运动。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糖尿病患者不必因“控糖”过度焦虑。科学饮食、合理管理,既能享受节日的温暖,又能稳住血糖。最后,祝愿所有糖友和家人中秋快乐,健康团圆!(如有血糖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哦)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