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前沿

漯河市中心医院成功为13岁少年实施肺隔离症合并漏斗胸联合矫治术

来自: 心胸外科 钮祎朋 时间:2025-09-17 点击率:

  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成功为一名13岁患者完成了一例肺隔离症合并漏斗胸联合矫治术,实现了在该类复杂胸科疾病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

  

  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心胸外科团队高度重视,在科室内组织了多次专项讨论。团队成员从解剖特点、手术路径、风险控制、术后康复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指南,针对该联合手术进行了充分论证。大家一致认为,同期手术不仅能减少患儿多次麻醉和手术创伤,也更有利于整体恢复,但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围术期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做好周密准备。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科室发起全院多学科会诊(MDT)。临床药理科、麻醉科、呼吸科、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围绕围术期抗感染策略、手术时机、麻醉方式、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展开深入探讨。多学科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最终确定在充分抗真菌治疗后施行“肺隔离症手术及肺病损切除+漏斗胸矫形”联合手术,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手术当日,在多科室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此次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漯河市中心医院在多学科协作和复杂病例综合诊疗方面的整体实力,也为后续类似情况的处理积累了有益经验。

  什么是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主要特点是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相隔离,且不接受肺动脉分支的血液供应,而是由体循环的异常血管来供血。男性略多于女性(约1.5:1)。

  肺隔离症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肺隔离症根据病变位置和胸膜关系分为:叶内型(ILS)和叶外型(ELS)。其中叶内型较为常见。

  叶内型(有症状型)

  位于正常肺叶内,与正常肺共享胸膜。多见于左下肺,常伴有反复的肺部感染或压迫周围组织等症状。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发热、胸痛等。咯血:由于异常血管脆弱或感染侵蚀血管导致。咳嗽、气促:感染或病变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时出现。

  叶外型(无症状型)

  独立于正常肺组织,有自己独立的胸膜,较少出现感染相关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很多病例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如做X光或CT检查其他疾病时)。儿童ELS可能因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膈疝、先天性心脏病等)而在检查时被发现。

  肺隔离症的诊断“手段”

  胸部增强CT: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诊断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肺内异常病变的形态(囊性、实性、囊实混合性),异常供血动脉的来源、走行、直径和数量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于不宜接受辐射的儿童或孕妇,MRA是很好的替代选择,也能较好地显示异常血管。

  超声多普勒:尤其在胎儿产前检查中,可以发现ELS,表现为均匀的强回声团块,并能探测到来自主动脉的异常血流信号。

  血管造影:曾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属于有创操作,现已大多被CTA/MRA取代。

  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

  肺隔离症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有症状者以手术根治为主,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具体方案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及患者身体状况,由胸外科、呼吸科医生共同评估制定。

  肺隔离症的核心症状以“反复肺部感染”为标志,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且感染易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无症状者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若出现“同一肺叶反复感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痰中带血”等情况,需及时做胸部增强CT等检查,排查肺隔离症可能。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