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面对网红减肥神品,您需要一份“医学说明书”

来自: 谢亚争 李文芳 时间:2025-09-28 点击率:

  近期,漯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格外“热闹”。不少人拿着网红减肥产品、代购小药瓶或商品链接来咨询:“医生,这个很火,我能用吗?”“听说打一针就瘦,是真的吗?”

  我们特别理解大家追求健康体重的迫切心情。但当“减肥”成了社交网络热点,相关信息也变得鱼龙混杂。今天,结合门诊里的真实案例:比如有患者吃了网红减肥糖果后频繁心悸,检查发现产品非法添加了已禁用的西布曲明,给大家一份关于“网红减肥产品”的医学安全说明书。

  

  一、光环之下,暗藏风险:网红产品的三大“未知”陷阱

  这些在朋友圈、短视频刷屏的产品,常打着“天然”“高科技”“明星同款”的旗号,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1. 成分未知的“黑箱”: 很多所谓的“减肥糖果”“减肥咖啡”,成分表含糊不清,甚至全是外文。实际上,部分产品偷偷添加了西布曲明(已禁用)、利尿剂、泻药,甚至甲状腺素等处方药成分,擅自服用无异于以身试毒。

  2. 效果单一的“假象”:有些代购产品(如GLP-1RA类药物,一种常用于控糖且有减重效果的处方药)本身是正规药,但属于严格管控的处方药,作用是综合调理,并非简单的“减肥针”。盲目用可能引发严重胃肠道反应,若有胰腺炎病史、甲状腺髓样癌个人或家族史等禁忌症,风险会更高。

  3. 忽视根源的“捷径”: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根源是身体能量代谢失衡。这些不调整饮食、运动、行为和心理的“捷径”,效果注定短暂。停药后体重会快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重,对身心造成二次伤害。

  二、科学减重,没有“神药”只有“科学”

  作为内分泌代谢科的医生,我们想告诉您:肥胖,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它远不止是外表问题,更是身体内部内分泌代谢系统发出的重要“失衡信号”,肥胖的诊治,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我们对待体重管理,需要一套标准化、个体化的医疗流程。

  1.全面评估,找到“胖”的根源。

  很多人觉得肥胖是“好吃懒做”导致的,但真相更复杂。我们体内有一套“能量管理系统”,激素就是“指挥官”,一旦指挥官“罢工”,脂肪就堆成山。比如“胰岛素”,本来是帮着把血糖搬去给细胞用的“搬运工”。要是它“消极怠工”(医学叫“胰岛素抵抗”),血糖搬不动,就只能堆成脂肪,肚子先变大,形成“越胖越抵抗,越抵抗越胖”的死循环。还有甲状腺激素少了(甲减)、压力大皮质醇高了、女生多囊卵巢综合征,都会让体重“失控”。

  所以科学瘦的第一步,不是急着吃“神药”,而是先找医生搞清楚:到底为啥胖?

  先做2件事,揪出“胖根源”

  (1)做人体成分分析,明确减的是脂肪,还是水分和肌肉。

  (2)抽血检查血糖、胰岛素、血脂、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判断是否有胰岛素抵抗、甲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问题。减肥的前提,是先把根源查清楚。

  2.分层管理,制定“个体化”方案。

  基础治疗(所有人适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立能长期坚持的均衡饮食模式,我们会为您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水分等的摄入量,还会为您制定安全有效的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药物治疗(严格符合指征者):对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超标严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我们会在全面评估后,谨慎地使用国家批准的、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处方药(包括GLP-1RA等),同时告知适应症、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严密监测。

  其他治疗:对重度肥胖患者,会评估是否需要做减重代谢手术。

  三、给您的行动指南:3步辨别减肥产品

  下次再被“种草”减肥产品时,先按这3步判断:

  第1步看成分:是否清楚标明所有成分?认准“国药准字号”(药品)或“国食健字号”(保健品),避开无生产信息、成分模糊的““三无”产品”;

  第2步辨宣传:是否承诺“不用运动、随便吃也能瘦”?这明显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肯定是谎言;

  第3步查资质:如果涉及用药,提供者是否有执业医师资质?只有医生能开处方药,“网红”或代购都不行。

  

  温馨提示:您的身体不是试验田,别为了“快速瘦”拿健康赌。真正的“瘦身密码”,从来不是网红手里的小药瓶,而是您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好好吃饭、好好动的耐心。

  如果长期被肥胖困扰,漯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全体医护会全力给予帮助,医生不仅帮您减体重,更帮您把身体的“能量收支”调平衡——这样瘦下来,才稳、才健康,还不容易反弹。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