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空仿佛一夜之间被寒风席卷,气温如同断崖般骤降,病房内的房颤患者也越来越多。随着冬季的到来,对房颤患者及身体较弱的人群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冬季房颤患者的保养小贴士,希望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温暖又健康的冬天!
一、保暖是关键
1.早晚记得多加衣服,避免受凉。
2.保持室内温度适宜(18-24℃),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3.天气太冷的时候减少外出,调整出行安排,避免寒冷的刺激。
二、合理饮食
1、低盐低脂
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1)房颤患者,特别是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腌制、加工食品。
(2)控制反式脂肪酸: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30%左右,多增加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鱼油类的脂肪,对调节血脂有帮助。
(3)胆固醇:一般来讲每天摄入300~500毫克,一个普通大小的鸡蛋里面大概有250毫克胆固醇,100克瘦肉里面大概有70毫克胆固醇。也就是说,一天吃1~2个鸡蛋,再加上一些肉类比较合适。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寒凉、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品,以免诱发或加重房颤。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和钾等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平衡。
4、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5%~20%,选择瘦肉、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
5、保持水分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正常人每日液体摄入量(包括白开水、饮料、粥和水果)大概是 2500 毫升,也相当于 5 个矿泉水瓶的量。但对于合并心衰的患者,液体摄入量要比正常人少一些,根据心衰的阶段不同而有所区别,慢性心衰可将液体摄入量控制在每天1500-2000毫升,急性心衰发作时要更加严格,控制在1500毫升。
四、控制体重
因为体重指数越大,心脏的负担就越重,因此肥胖的人要积极的进行减肥,使体脂指数保持在18.5~23.9之间。
五、远离烟酒
无论是香烟当中的有害物质还是酒精,都会使静息心率加快,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促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有所提高,这其中也包括房颤,因此平时要远离烟酒,同时还要避免长时间停留在二手烟环境当中,含有酒精的饮料也尽量少喝。
六、控制血压
尤其是冬天,患者在家要监测早晚血压,如果血压比较稳定,可以每周选1天测量清晨血压和睡前血压;如果气温波动明显,可以增加监测频率;如果血压波动明显,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停药。定期复查,调整药物剂量,要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七、遵医嘱按时用药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体血流相对减慢,血管相对狭窄挛缩,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类疾病。房颤患者平时一定要按时服用抗血栓的药物,也就是抗凝药,目前临床上可能用到的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艾多沙班、达比加群等等。但要定期评估药物的使用情况,关注潜在的出血风险,切勿自行停药。
八、保持平和心态
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和大喜大悲对心脏的刺激。要增强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
九、定期随访
房颤患者需要做好定期门诊随访,如有心慌、胸闷、下肢水肿、体重增加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同时,冬季是房颤高发的时节,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有房颤家族史的患者,以及肥胖和鼾症(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都应该坚持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心电图。
冬季对房颤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季节。但只要我们做好保暖、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定期随访、药物预防和保持平和心态,就一定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