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预防远胜于治疗,做好以下5件小事,为我们的肺部撑起一把“保护伞”。
一.头号杀手:烟草!--首要防线是“戒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上百种致癌物。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甚至更高。
·行动指南:
·立即戒烟:无论烟龄多长,戒烟都能显著降低风险;
·拒绝二手烟:被动吸烟同样危险。要勇敢对身边的吸烟者说“不”。
二.环境防护:避开这些“隐形致癌物”
·室外PM2.5:
行动指南:在空气质量差(雾霾天)时,减少户外活动,出门佩戴防护级口罩(如N95口罩),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
·室内污染:
氡气: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是肺癌的第二大致病因素,多见于地下室等密闭空间。
行动指南:新房注意检测甲醛,保持室内经常通风。
·职业暴露:
风险物质:石棉、砷、铬、镍等。
行动指南:相关行业工作者务必规范佩戴防护用具(如防尘口罩),并定期体检。
·厨房油烟:别让“炒菜烟”伤肺
中式烹饪(煎、炸、爆炒)产生的油烟含多种致癌物,做饭时一定要开油烟机,且要在炒菜前开,炒完后再开5-10分钟,彻底排净油烟;
尽量减少煎、炸,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式;
定期清洗油烟机,避免油污堆积影响效果。
三、饮食+运动:给肺部“添屏障”
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能增强免疫力,帮身体抵抗癌细胞,是预防肺癌的“辅助神器”。
·行动指南:
多吃“彩虹”:摄入多种颜色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有助于修复受损细胞。
少吃这些:少吃加工肉制品(香肠、培根)、腌制食品(咸菜、腊肉),它们含有的亚硝酸盐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少喝含糖饮料,避免过度饮酒。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
保持好心情:长期精神压力会降低免疫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冥想、散步、聊天。
四.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有些人群属于肺癌 “高危人群”,光预防还不够,必须定期做肺癌筛查,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年龄≥50 岁;
吸烟史≥20包/年(比如每天吸1包,吸了20年;或每天吸2包,吸了10年);
长期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职业致癌物;
有肺癌家族史;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结核)
·筛查怎么做?
首选低剂量螺旋 CT,比普通胸片更灵敏,能发现早期微小肺癌病灶,准确率高,辐射量还小;
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非高危人群可每2-3年做1次。
五、预防避坑:这3件事千万别做
·别信 “清肺食物”:没有任何食物能“清肺”,木耳、雪梨等只能补充营养,戒烟+防护才是关键;
·别碰电子烟:电子烟含尼古丁和有害物质,同样会损伤肺部,不是“安全替代品”;
·别忽视咳嗽: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别硬扛,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肺部问题。
肺癌的预防,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每一次戒烟的坚持、每一次炒菜开油烟机的习惯、每一次定期筛查的自觉里。最好的“抗癌药”,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做好这5件事,为自己和家人的肺部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