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的一篇选读课文,作者是毕必成,原文如下: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24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此文流传甚广,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大家在佩服刘伯承元帅的同时,也同时对麻醉产生了深深地恐惧。
“医生,打了麻药我会不会变傻啊?”在手术室门前,这句疑问几乎每天都会响起。不少人把术后短暂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归罪于麻醉,甚至因恐惧“变傻”而拒绝必要的手术。今天,我们就用科学依据打破这个误区,聊一下麻醉与大脑的真相。
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结论:在专业麻醉医生的规范操作下,单次、短时间的麻醉不会导致永久性“变傻”。
医学上所谓的“变傻”,多指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也就是术后谵妄,但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暂时的。就像酒后第二天会头晕、记不清事一样,术后的类似症状,其实是麻醉药物尚未完全代谢、身体处于应激恢复期的正常反应。随着药物通过肝脏、肾脏排出体外,大脑功能会逐步恢复,通常几天到几周内就能回归正常,不会留下长期后遗症。
麻醉药物到底如何作用于大脑?
其实它更像一位“临时调节器”,而非“破坏者”。全身麻醉药物通过暂时、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让患者进入类似“深度睡眠”的状态——既感受不到疼痛,也不会留下手术过程的记忆。这种抑制是“精准且可控”的,就像给电脑按下“休眠键”,而非“删除键”。当药物代谢完毕,中枢神经功能会逐步“唤醒”,大脑的认知、记忆、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恢复,不会对智力造成永久性损伤。
不过,有两类人群的担忧需要特别回应。一类是儿童家长,很多人担心麻醉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单次、3小时以内的儿童全身麻醉,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新型麻醉药物(如七氟烷)和精准给药技术的应用,儿童麻醉的安全性已大幅提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调整用药,把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类是老年人,他们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即术后谵妄)的概率确实更高,但这并非麻醉单独导致——手术创伤、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疼痛、睡眠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可能让恢复速度变慢。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术后做好护理,大多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能逐步恢复。
麻醉安全离不开医患双方的配合
如果你即将接受手术,做好这三点能进一步降低风险:一是术前如实沟通,把自己的既往病史、过敏史、长期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降压药)详细告知麻醉医生,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二是放下心理负担,过度焦虑反而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相信麻醉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精准控制药物剂量;三是术后遵医嘱恢复,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补充营养,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适度活动,这些都能帮助大脑更快“重启”。
现代麻醉学发展至今已有170余年,从最初的乙醚麻醉到如今的精准化给药,安全性早已今非昔比。据统计,在发达国家,麻醉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已低于1/10万。与其恐惧麻醉带来的“假想风险”,不如关注手术本身的治疗意义——对于肿瘤、骨折、急腹症等疾病,及时手术才是挽救健康的关键,而麻醉则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最后想告诉大家:麻醉的目的是让患者在无痛、安全的状态下度过手术,它不是“智力杀手”,而是“生命守护者”。如果对麻醉仍有疑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你的麻醉医生面对面沟通——他们会用专业知识帮你打消顾虑,让你带着安心走进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