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守护你的“生命港”:输液港居家护理全攻略

来自: 乳腺外科 余庆芸 时间:2025-10-16 点击率:

  一天深夜,乳腺外科护士站的电话响起,值班护士接到一位老病号李阿姨女儿的紧急电话,声音里带着哭腔:“护士,怎么办啊?我妈洗澡时好像搓到了胸口那个‘港’,现在看着有点红,她自己也说有点不得劲,会不会感染了?我们该怎么办?”

  电话这头,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焦虑和无助。这个小小的“输液港”,是李阿姨化疗的生命通道,也成了女儿心头沉甸甸的牵挂。其实,和李阿姨女儿有同样困惑的人不在少数。这个埋在体内的小“港口”,如何才能在家中得到妥善的呵护?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输液港的居家护理。

  一、 认识我们的“战友”:什么是输液港?  

  输液港,医学上称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个可以完全埋藏在皮下的小型输液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港体: 一个约一元硬币大小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密封仓,带有硅胶隔膜。它被植入在胸前或上臂的皮下。

  · 导管: 一根柔软而细长的管子,连接港体,末端位于像上腔静脉这样的大血管中。

  它的优势很明显: 隐蔽美观、不影响日常生活(洗澡、游泳)、感染风险低、维护周期长(治疗间歇期一个月维护一次即可),能有效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但再好的“武器”也需要精心维护。做好居家护理,是保证输液港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

  二、 居家护理“三要三不要”原则

  【三要】

  1. 要保持植入处皮肤清洁干燥。

     · 日常洗澡完全没问题。但拔针当天不洗澡,第二天敷贴需要去掉,第四天后可以洗澡,请勿操搓置港部位皮肤,减少感染机率。   

  2. 要勤观察,做身体的“侦察兵”。

     · 看: 留意港体周围的皮肤有无发红、肿胀、淤青、皮疹、破溃或渗液。

     · 触: 轻轻触摸港体所在区域,感受有无疼痛、灼热感,港体有无发生翻转或移位。

     · 感: 自己有无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3. 要着装得体,避免压迫。

     · 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过紧的内衣肩带、背包带或腰带直接压迫和摩擦到港体区域。

  【三不要】

  1. 不要撞击或挤压港体部位。

     · 避免进行剧烈的上肢和胸部运动,如引体向上、举重等。防止港体因受到猛烈撞击而受损或移位。

     · 抱小孩、提重物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头或脚踢到、蹬到港体位置。

  2. 不要抓挠和用力搓洗。

     · 这是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港体上的皮肤非常薄,切忌用毛巾、沐浴球用力搓揉,更不能用手抓挠。 就像故事里的李阿姨,一时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3. 不要擅自处理异常。

     · 一旦发现上述“侦察兵”汇报的任何异常情况(红、肿、热、痛、移位等),请务必第一时间联系您的医生或护士,切勿自行用药或按摩。  

  三、 特殊情况应对指南

  · 港体侧手臂: 通常不影响日常活动,但建议避免提过重的物品,以感觉舒适为度。

  · 治疗间歇期: 牢记下一次冲港封管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周,必须回医院进行专业维护,防止导管堵塞。

  四、 何时需要立即就医?

  当出现以下“警报信号”时,请立即就医:

  · 港体周围皮肤严重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液流出。

  · 植入港体的同侧颈部、手臂出现肿胀或疼痛。

  · 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38℃)、寒战。

  · 感觉胸闷、心慌或呼吸困难。

  亲爱的患者和家属们,请不要让这个小小的“港口”成为你们生活的负担。它是一位沉默的战友,为您输送着希望和力量。而我们,是您和这位战友最坚实的后盾。

  请相信,通过科学的认识和细心的呵护,您完全可以让它安安静静地履行职责,陪伴您平稳度过整个治疗期。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我们随时在这里,为您答疑解惑。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