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影像科检查为啥让你做“空腹”“喝水”“憋尿”的准备

来自: 医学影像科 王丹阳 时间:2025-10-20 点击率: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去影像科做检查时,医生一会儿让空腹,一会儿又让狂喝水,甚至还得憋着尿?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到底该怎么办”?喝这么多水实在撑不住啊!别着急,今天就来揭开这些检查要求背后的科学道理,让你明明白白做检查。

一、检查前的“特殊任务”:喝水、空腹、憋尿有啥用

(一)喝水:给器官“开灯光”的神奇操作

  在做检查之前喝水主要是应用在腹部、胃肠道及泌尿系的检查中,如果胃肠组织没有充盈,很容易把同样是软组织密度的胃肠道病灶给遮掩过去,水在影像上作为一种衬托介质———阴性对比剂,大量的喝水可以把胃肠道充分的充盈起来,有利于胃和肠壁的病灶检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想象一下,胃肠道就像没撑开的皱巴巴的布袋,里面要是有小病灶很容易被“藏起来”。喝水就像给这个布袋“撑开来”---水作为“天然显影剂”,能让胃肠道壁变得舒展平滑,那些原本可能被掩盖的息肉、炎症肿瘤等病灶,在影像上就会“无所遁形”。重点适用场景:腹部、胃肠道、泌尿系的CT检查。  

  图2a:第一次检查时患者未喝水,胃腔没有充盈,胃壁显得较厚(白色箭头)。此时若存在小溃疡或早期胃癌等病变(藏在厚厚的胃壁里),很容易被漏掉。图2b:第二次检查时患者充分饮水,胃腔被撑开,胃壁变薄(黄色箭头)。此时若有异常增厚(比如肿瘤或炎症),就能更清楚地被发现。

  (二)“空腹”到底为了啥?

  1.看清腹部“真面目”:胃和肠道里如果有食物残渣、气体或消化液,在X光、CT、MRI等图像上会形成干扰影,像一层“迷雾”,让医生看不清腹部器官(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腹部血管)的真实样子。空腹能让胃肠道相对“干净”和“安静”。

  2.确保胆囊“状态佳”:胆囊是储存胆汁的仓库。进食(尤其是油腻食物)后,胆囊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空腹状态下,胆囊像充满胆汁的气球,更能清楚看到胆囊壁是否光滑、有没有结石。如果吃了东西,胆囊收缩了,就很难看清楚了。

  3.安全保障:一些需要注射造影剂的检查(如CT增强、MR增强),空腹能显著降低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如果胃里有食物,呕吐物可能误吸进气管,中断检查,影响图像质量,空腹能大大降低窒息风险。  

  (三)憋尿:给膀胱“拍高清照”的关键一步

  膀胱就像一个弹性气球,没尿的时候皱缩成一团,壁上的小病变很难发现。憋尿让膀胱充盈到乒乓球大小,医生才能清晰观察膀胱壁是否有增厚、肿块等异常。  

二、关键疑惑:喝水≠打破空腹

  “空腹”的核心是禁食固体食物:医学检查要求的“空腹”,主要是指禁食固体食物、奶制品、含油脂的汤水等。其目的是让胃排空、减少胃肠内容物和消化活动对图像的干扰,以及预防呕吐。

  “允许喝的水”是清水:医生让你喝的是纯净水或白开水。清水在胃里排空非常快(大约十几分钟),几乎不会在胃里形成食物残渣样的残留,也不会显著刺激胃酸分泌或引起胆囊收缩。它进入小肠后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终主要到达的目标是充盈膀胱。

  时间窗巧妙错开:要求你在检查前1-2小时喝水,而空腹要求通常是6-8小时,甚至更早就不吃东西了。当你喝水时,胃里早已是空的(符合空腹要求)。水被快速吸收利用,不会影响腹部脏器(如胆囊、胰腺)的观察。

三、重要提醒:如何正确执行

  1.严格遵医嘱:最重要的一点!不同检查项目、甚至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可能略有差异。务必以你检查预约单上或医生/护士明确告知的要求为准。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到影像科询问清楚。

  2.喝什么水,喝多少水,什么时候喝?  

  3.憋尿程度感觉有明显的尿意,憋到有点忍不住的状态通常是比较理想的;但也不要过度憋尿导致不适。如果实在憋不住,及时告知检查技师。

  四、这些人要注意!特殊情况不能盲目喝水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按 “标准套餐” 喝水:

  • 胃肠道急症患者:如肠梗阻、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喝水可能加重腹痛、引发感染;

  • 肾功能衰竭患者:少尿或无尿时喝水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导致水肿;

  • 吞咽困难人群:中风、帕金森病患者喝水容易呛咳,误吸进肺里会引发肺炎;

  • 意识不清者:无法自主控制吞咽,必须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喝水。

  五、总结

  影像科检查的“空腹”和“喝水”要求看似矛盾,实则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空腹(禁食固体):是为了让上腹部(肝胆胰脾肾等)的图像清晰无干扰,并保障检查安全。

  喝水/憋尿:有效的充盈胃部和盆腔(膀胱、子宫、前列腺等)使图像清晰呈现。两者巧妙配合,都是为了给您一个最精准的诊断结果。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要求,别再纠结啦!按照医嘱,该饿的饿着(固体食物),该喝的喝足(清水),该憋的憋好(尿)。您的完美配合,是医生看清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关键的第一步!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