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科普」夜里折腾人?这不是故意的!解读脑卒中后睡眠颠倒的真相

来自: 神内一 马静 时间:2025-10-17 点击率:

  晚上九点,病房熄灯,神经内科一病区1216房间的其他病人与陪护陆续入睡,鼾声渐起。但老李(化名)的“夜晚”才刚刚开始。他睁着眼睛,烦躁得敲着床档,儿子小李睡眼惺忪,忙前忙后。值班护士巡视病房时,小李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拉着抱怨:“我爸白天睡的鼾声如雷,夜晚却清醒难眠,我白天还要上班,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觉了”。

  这难道是“春困秋乏”惹的祸吗?”并非如此,这可能是卒中后睡眠障碍在作怪。卒中后睡眠障碍十分常见,由此带来的昼夜颠倒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昼夜颠倒?

  1. 脑损伤直接破坏“睡眠中枢”

  卒中事件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调节睡眠的脑区,特别是影响视交叉上核(生物钟中枢)的功能。这个位于下丘脑的微小区域控制着人体的昼夜节律,一旦受损,整个睡眠—觉醒周期就会紊乱。

  2.  躯体不适与并发症

  ①疼痛或麻木:瘫痪肢体的不适感常在夜间加剧,干扰睡眠。

  ②基础疾病影响: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等未控制时,会进一步扰乱睡眠。

  3.心理与情绪因素

  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或焦虑(发生率30%以上),情绪波动引发失眠或夜间警觉性增高,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清醒。

  4. 住院环境影响

    住院期间的噪音、频繁必要的护理操作(如夜间心电监护、吸氧、测血压、交接班)等破坏睡眠环境。

  5.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可能干扰睡眠,例如激素类药物引发失眠,利尿剂导致夜间频繁排尿。

  如何改善昼夜颠倒?

  1. 优化生活环境

  ①白天:打开窗帘,保持明亮光线,鼓励患者参与简单活动(如坐位训练、听音乐)。  

  ②夜间:减少声光刺激,使用遮光窗帘,保持环境安静。  

  2. 规律作息与活动

  ①制定固定的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表,减少白天卧床时间。  

  ②白天安排康复训练或轻度运动(如散步),增加体力消耗。

  3. 心理与情绪支持

  ①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CBT)缓解焦虑抑郁。  

  ②家属陪伴: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

  4. 医疗干预

  ①针对性治疗脑损伤:如神经调控(经颅磁刺激)、调节神经递质。  

  ②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剂、抗抑郁药或中药安神方剂。

  ③治疗合并症:若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建议使用无创呼吸机(CPAP)改善夜间缺氧。

  关注卒中患者的睡眠健康,不仅是为了让他们“睡个好觉”,更是为了打破卒中与睡眠障碍的恶性循环,守护生命质量。每一夜安眠,都是大脑在悄悄修复损伤;每一次呼吸顺畅,都在为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