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维生素大家并不陌生,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而维生素D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的作用,然而近些年随着学者们的不断深入探究,维生素D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维生素D分子结构式)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以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形式存在,临床上多用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来评估人体内维生素D的状况,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或毫摩尔每升(nmol/L)。25羟基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为大于等于30ug/l(75nmol/l),此水平被认为维生素D充足。25羟维生素D在20-30ugl(50-75nmol/l)时为维生素D不足,10-20ug/l(25-50nmol/l)时为维生素D缺乏,10ug/l(25nmol/l)以下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
不同于其他维生素多能从天然食物中摄取获得,维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通常较少,通过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是人体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同;以前人们多靠种植农作物、户外劳作时间较多,保证了充足的紫外线照射,现代社会多数人群呆在室内时间较多,即使去室外也多采取各种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殊不知无形中阻断了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道路。这也是现在人们多数缺乏维生素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感染疾病时维生素D消耗增加,肝胆疾病等情况下维生素D合成受阻,都会造成维生素D不同程度的缺乏。
维生素D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多种生理作用:
1.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血磷水平,有利于骨骼的健康发育。
2.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3.促进皮肤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有利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
4.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等作用。
25羟基维生素D与多种疾病相关,如骨质疏松症、佝偻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因此,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评估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诊断相关疾病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