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10几分钟前吃了“海葡萄”,现在身上出了好多皮疹,一直在挠,您快帮我看看孩子是怎么了?接诊以后我安抚了家长紧张的情绪,立马开始询问孩子有没有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情况,并对患儿进行了查体,最后考虑为“急性荨麻疹”。
一、什么是荨麻疹?它长什么样?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红色或苍白的、高出皮面的风团,通常伴有剧烈的瘙痒。
1.典型荨麻疹风团:
典型的皮肤像被蚊子咬过一样的红肿包块,大小和形状不一,有的单独存在,有的连成一片,形成地图状或环状。风团的特点是“来去如风”,单个风团通常在2-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别处可能又长出新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2.血管性水肿:
这是荨麻疹的一种更深层的肿胀。表现为孩子的嘴唇、眼皮、耳垂、手掌、脚掌等部位出现突发性的、边界不清的弥漫性肿胀。肿胀处可能不痒,但有紧绷、刺痛或灼热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二、儿童荨麻疹的常见原因
荨麻疹的本质是皮肤中的肥大细胞释放了“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液体渗出,从而形成风团和瘙痒。触发这一过程的原因非常复杂,常见的有:
感染: 是儿童急性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肠胃炎、疱疹等病毒或细菌感染。
食物:牛奶、鸡蛋、鱼虾、坚果、芒果、零食中的添加剂等。
药物: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环境因素:花粉、尘螨、宠物皮屑、冷、热、日晒、压力等。
昆虫叮咬:如蜜蜂、蚊虫的叮咬。
三、家长该如何处理与护理?
1.居家护理:
止痒:用冷毛巾冷敷瘙痒部位(注意不要冰敷),可以有效收缩血管,缓解瘙痒和肿胀。
避开诱因:努力回想并避开最近接触的可疑食物、环境或药物。
穿着:给孩子穿宽松、纯棉的衣物,避免摩擦和闷热刺激皮肤。
修剪指甲:防止孩子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记录:记录风团出现的时间、形态、可能诱因,方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
2.药物治疗:
用药请务必遵医嘱!医生通常会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这些药物专门用于阻断组胺的作用,能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且副作用小,不影响孩子学习和白天活动。对于严重的、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呼吸困难的情况,医生可能会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四、什么时候必须立即就医?
虽然大部分荨麻疹是良性的,但出现以下 “危险信号”时,意味着可能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前往急诊:
呼吸困难:孩子感觉喉咙发紧、喘憋、声音嘶哑、呼吸急促。
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昏厥。
呕吐腹痛: 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血管性水肿:尤其是发生在面部、口唇、舌头,可能导致气道阻塞。
五、如何预防?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预防的关键在于:
记日记:详细记录饮食、活动、环境,帮助寻找并避开诱因。
增强体质: 均衡营养、保证睡眠、适度锻炼,减少感染机会。
遵从医嘱:对于慢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请勿自行停药。
儿童荨麻疹是皮肤的一场“短暂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无需过度焦虑,核心是做好止痒护理、观察病情、及时用药、警惕重症。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我们完全可以陪伴孩子平稳度过这个不适期。